石牌豆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石牌古镇(苏祥义著)(衣街老人2019年版)第二章附录2:古镇山街和古戏楼游览解说词

[复制链接]
芦苇飞雪 发表于 2024-3-20 09: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附二
古镇山街和古戏楼游览解说词
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豆腐之乡一一石牌古镇,共同感受厚重的历史文化,品尝豆腐盛宴。
石牌古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2600多年,历史上一直为重要的城池和县府所在地。东汉时期称为"兰水城",三国时期为"荆城",隋唐时期为荆台县,后又更名为安居县,昭丘县,宋元时期称石牌市,明朝嘉靖十八年隶属承天府锺祥县,定名为石牌镇沿用至今。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东流至襄阳,复南流200余公里,经过石牌时江面开阔,水流平缓,经数千年变迁,在此形成一个天然良港。故石牌古镇因水而兴,商贸繁华,素有"小汉口"之称。更有[重修凤台寺]碑记载;'荆台为四镇之"之实证。说明石牌在历史上的一定地位。大家今天来石牌参观,想必欲知其寓意,荆门历束为荆楚门户,而这个门户就立足于石牌这一天然良港。众所周知,古时以水运为主,码头是重要的水陆货物集散地。荆门及远安一带所需商品,从汉口、襄阳等地由水运至石牌后,再从石牌由陆路转运到荆 -18-

灯下夜读:
兰水古城历史探讨
门,然后销往各地。所以说在古代,离开石牌水陆码头,就无荆楚门户之说。明朝后石牌隶属了钟祥,但是语音方言,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直到现在与荆门城关始终保持如一。
现在大家在进入古镇时,每一条街口都有一道关门,石牌人叫做瓮门。过去称为十街三巷十八门,实际上共有23门之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石牌影剧院,旁边这条街叫西街,街口有一瓮门,过去叫来凤关。传说古代有凤凰常栖了此,故将此门称为来凤关。顺西街上行是石牌历史上的中心地带-一寺门口,寺即古凤台寺,唐朝开国元帅尉迟恭监修此寺后,更名为崇果寺,庙宇五进七堂,恢弘无比,前后佛殿内供奉数米高的铜佛共八尊,可惜在文革前后全部拆毁。
过来凤关百余米东首的街口,进去是十条古街之一的衣街。前行十多米西首是四达关,走进去是罗卜口子巷,这条小巷形似罗卜,西宽东窄,加上南湖乡村的菜农从此挑罗卜白菜进街售卖,此巷就得名罗卜口子。
巷子东段朝北就是山街,街口有一瓮门,因为街口两边和瓮门外的罗卜口子,聚居羞苏姓族人,这里被叫做"苏湾子",这座瓮门历来由苏家轮流管理,也叫成了"苏瓮门"。我们现在来到苏家的祖屋,这是一栋基本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据长嫂陆延珍讲过,此宅从咸丰八年维修后,一直保存到如今。当年故宅维修时,后花园的桂花树己100多年了,枝壮叶繁,秋季桂花盛开时,附进一二百米部能闻到花香。现在此桂花树己300多年了,仍然花茂叶繁,秋季飘香。这栋房子在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进驻石牌后,贺龙军长到苏亿顺粮行走访,见到房主贺明桂,问她是哪里人,贺明桂说自己是贺家集人,贺军长要与贺氏族人会面,从此才知道贺龙元帅祖籍是石牌贺集。
从苏湾子北行,就是最繁华的山街。过去石牌镇有36家粮行,就有近30家在山街,使山街的店铺连成一串,围绕粮食交易的酒馆饭店,仓储搬运更加兴旺。石牌无山,为何有此山街,皆因从西边山区来的米粮,年复一年充斥于此街几十户粮行,做山区的生意,故又叫"望山街"。山街右边原有一条小巷,名叫杜家巷,居住着古镇的望族杜氏族人。杜家在明朝末年从江西南昌移居石牌,300多年家族兴旺,生意发达,几栋豪宅从西街连通到上正街到杜家巷,甚为高大的深宅大院,可惜无一幸存。仅存这座改造过的杜宅,门前刻有杜氏家训,内以告诫子弟,外以提示邻里,杜家祖孙四代投身公益葶业,是古镇急公好义,孝亲友邻的典范。
面前这栋山街33号,是石牌百年老字号"永昌厚"胡家的祖宅。永昌厚门,然后销往各地。所以说在古代,离开石牌水陆码头,就无荆楚门户之说。明朝后石牌隶属了钟祥,但是语音方言,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直到现在与荆门城关始终保持如一。
现在大家在进入古镇时,每一条街口都有一道关门,石牌人叫做瓮门。过去称为十街三巷十八门,实际上共有23门之多。我们现在看到的石牌影剧院,旁边这条街叫西街,街口有一瓮门,过去叫来凤关。传说古代有凤凰常栖了此,故将此门称为来凤关。顺西街上行是石牌历史上的中心地带-一寺门口,寺即古凤台寺,唐朝开国元帅尉迟恭监修此寺后,更名为崇果寺,庙宇五进七堂,恢弘无比,前后佛殿内供奉数米高的铜佛共八尊,可惜在文革前后全部拆毁。
过来凤关百余米东首的街口,进去是十条古街之一的衣街。前行十多米西首是四达关,走进去是罗卜口子巷,这条小巷形似罗卜,西宽东窄,加上南湖乡村的菜农从此挑罗卜白菜进街售卖,此巷就得名罗卜口子。
巷子东段朝北就是山街,街口有一瓮门,因为街口两边和瓮门外的罗卜口子,聚居羞苏姓族人,这里被叫做"苏湾子",这座瓮门历来由苏家轮流管理,也叫成了"苏瓮门"。我们现在来到苏家的祖屋,这是一栋基本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据长嫂陆延珍讲过,此宅从咸丰八年维修后,一直保存到如今。当年故宅维修时,后花园的桂花树己100多年了,枝壮叶繁,秋季桂花盛开时,附进一二百米部能闻到花香。现在此桂花树己300多年了,仍然花茂叶繁,秋季飘香。这栋房子在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朝,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进驻石牌后,贺龙军长到苏亿顺粮行走访,见到房主贺明桂,问她是哪里人,贺明桂说自己是贺家集人,贺军长要与贺氏族人会面,从此才知道贺龙元帅祖籍是石牌贺集。
从苏湾子北行,就是最繁华的山街。过去石牌镇有36家粮行,就有近30家在山街,使山街的店铺连成一串,围绕粮食交易的酒馆饭店,仓储搬运更加兴旺。石牌无山,为何有此山街,皆因从西边山区来的米粮,年复一年充斥于此街几十户粮行,做山区的生意,故又叫"望山街"。山街右边原有一条小巷,名叫杜家巷,居住着古镇的望族杜氏族人。杜家在明朝末年从江西南昌移居石牌,300多年家族兴旺,生意发达,几栋豪宅从西街连通到上正街到杜家巷,甚为高大的深宅大院,可惜无一幸存。仅存这座改造过的杜宅,门前刻有杜氏家训,内以告诫子弟,外以提示邻里,杜家祖孙四代投身公益葶业,是古镇急公好义,孝亲友邻的典范。
面前这栋山街33号,是石牌百年老字号"永昌厚"胡家的祖宅。永昌厚是石牌镇八大商号中名列第二的富户,以它为首的胡氏家族,其商铺和资产占了全镇半壁江山。就是这栋房子,在1930年8月20号,贺龙和周逸群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二军团,进驻石牌镇后军部就设在这里。大家走过这栋楼房,是清朝的建筑,房屋结构紧凑,隔壁35号与此房一体都属胡家。山街33号于2012年被市列入"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房屋。屋主胡保庭当时曾借粮食200石支援贺龙红军,胡家是大户,不在孚这点粮食,也末保存借条。永昌厚的街对面,是原来石牌镇第一豪宅,面宽二十余米,七进房屋深150米,可惜也毁,仅存残破门墙显得沧桑。
前行百米处原有"北钥重关"瓮门,门外西巷为"雷祖殿"和"土地庙"遗址。
我们顺着青石板铺的老街,走到山街顶端,就是关帝庙,红墙黄瓦的关帝庙戏楼,是中南地区最大最古最完整的古戏楼,现在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公元1714年,重修予1777年,楼高九米,长12米,宽9米。建筑300年来基本完好,戏楼朝北两根高九米的石柱顶托起金黄的琉璃瓦屋面,石柱北面镌刻着古韵深奥的一幅楹联,上书;"似演麟经善恶收场分衮钺","差怡凤目笙歌振响叶琅嗷"。明清时代,石牌古镇因为商贸发达,文化气氛浓厚,镇内共有关帝庙、泰山庙、药王庙、雷祖殿、上直观、陕西会馆、西方丈等七座戏楼,经常同时开演,热闹非凡。
大家随我走上戏楼,在化妆间可以看到,在这座仅存的关帝庙戏楼,自1777年开台演出以后,在戏楼上留下的二十几个戏班名号和演出时间,还有一些只有班名无时间记录,他们分别来自广西、湖南、河南、安徽等省。从班名来看,除全胜班为越调、其它班子大多为二黄调[汉剧班子]。说明当时的石牌确是汉剧演出的中心。除了本地的长生和高升等戏班外,还有来自襄河派的洪兴班、协顺班,府河派的桂林班,荆河派的泰顺、鸿泰、太和等各流派都到石牌交流献艺。石牌仅关帝庙戏楼一处戏台从1777年开台,就比徽班进京演出还要早十几年,汉剧研究者可到古戏楼来寻源,可能大有收获。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下楼时请注意安全。

(石牌豆腐论坛申明:版权作品,仅供查阅,请勿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电脑版|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石牌豆腐论坛 ( 粤ICP备14028104号-1 )

GMT+8, 2024-4-29 05:29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