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豆腐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阳春三月塘港行(作者 李传嗣)

 火... [复制链接]
shipai123 发表于 2012-10-18 22: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塘港,一地称,东临汉水,因有塘有港而成名,湖北省钟祥市文集镇下的一个自然村冠之。据传,此地从明代中叶汉;改道始兴,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今年农历三月初八(4月10日,星期天),应三姨姐之邀,赴塘港村她家作客,祝她孙女10岁生日。塘港村踞市区约40里路程,为了来去方便,不受客车限制,我们一行租了一辆面包车前往。一马平川的涮黑沥青路,约半小时便到了。
         塘港村比前几年改观了(2006年12月中旬三姨夫60大寿去过),村里修筑了较宽的水泥路,路两旁的水泥电线杆上安装了新式的路灯,晚上不再漆黑一片。水泥道每隔几十米便置放着一个直径约60公分的水泥垃圾筒,筒是绿色的,漆得锃亮,上面用白油漆印着两行仿宋体字,一行是“塘港是我家”,一行是“清洁靠大家”。
            对我们一行的到来,三姨组一家人出来迎接,毕竟是城里来的亲戚。按当地X俗,早上要吃寿面的,可我们已早餐过了。乡村礼数多,加之三姨姐家人缘好,在当地颇受尊重,前来祝贺的人一茬赶一茬的。来的人必然要携带一万响以上的鞭p,老远就点燃炸开了,“噼噼、叭叭”地响过不断。一位满头银发的古稀老者端坐在门口,有条不紊地为来宾登记姓名和所送礼金。老者虽过古稀,却不戴眼镜。一手钢笔字开张大气,刚劲有力,丝毫不亚于血气方刚的青年人所写之字。我见之十分好奇,便上前向老者询问,得之老者一生未戴过眼镜。我仔细端详了一下,他的眼睛确实好,70多岁的人了,双眸明亮有神,没有一丝的浑浊。心里不免暗暗称奇,一个人一生能将眼睛保护的如此好,实属少见。
          乡村人家办喜事,一般都放在每年的农历腊月和次年的正月间,因为在外打工的人都回来过大节了。长者大寿,或提前或后挪已成了不成文的规矩。但娶媳妇、嫁姑娘却不一样,根据排“八字”而定,但也有不信这个的,放在“五一”、“十一”、“元旦”等有纪念意义的节日或者春、秋、冬三季节里的初八、十八、二十八等吉祥数的日子里。小孩子过整生,一般较随意。三姨姐孙女的出生日为农历三月初,故选定在初八,此日恰好是星期天,学生休假。三姨姐家好热闹,前两天就开始过客,前来祝贺的多是至亲、好友。
          乡村人家办喜事都在家里进行,因为家里地方大,塑料帐篷一搭,专业化的烹调队一请,便C办起来。为了增加热闹气氛,还请来专业演出团助兴。乡村人在家办喜事比城里人在大酒店办喜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城里人是请柬一发,应邀方不管是自己的至亲、好友、同乡、同事什么的,都如期而至,来到指定之地,甭管场面多壮观多热闹,一两小时便结束了。而乡村人则不是,一般都在三天。如经济条件更好者,又是长者大寿或娶媳嫁女的,都热闹一星期左右。仅燃放的鞭p烟花就在万元以上。尤其是那种大型的冲天烟花上天后,数里外都能见到那五彩缤纷的闪光。我们去时最热闹时光过了,在偏房旁的巷子口归积了一大堆烟花鞭p使用后的废纸箱、纸盒及散落下来的五颜六色纸屑和生活垃圾。村里的一位专业环卫员正用铁锹一锹锹地将废弃物撮到一小三轮车箱里。我问干活的环卫工,您将这些垃圾倒到什么地方?“随便找一处偏僻的水沟旁或河堤边倒掉就是了。”环卫工的回答让我忧虑,农村的垃圾处理不容忽视。我就此事及三姨姐家养猪场垃圾和庄稼杆焚烧等与当家的姨侄儿交换了意见,能不能建沼气池让废弃物变废为利?姨侄儿说建沼气池当地搞过,有一定的经济和环保价值,可能是技术不过关吧,大家放弃了。如做饭,使用时间一长,灶具的输气口网便被气渣堵塞,进不了气,时常要清洗、维修,挺不方便的。烧液化气多方便,省好多事。再说,沼气的人工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姨侄儿这么一讲,我想也在理,乡村人的经济观比专家似乎更高一筹,因为他们是生产和生活的一线实践者,最有话语权。
            离正席中餐还有几小时,来宾们各尽所兴,玩扑克的,打麻将的,看电视的,聊天的,借此打发时光。妻与同来的几位在三姨姐陪同下去参观她家养猪场、蔬菜地,顺便到水渠旁、堰塘边采摘天菜头、藜蒿等野菜。我则独自一人沿水泥道朝汉;堤走去,想看看现在的塘港码头。
            当走到堤脚时,忽见堤北面驶来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在堤的坡路旁停了下来,车上下来一男一女。男的约40岁左右,站在车旁。女的约30岁左右,瘦高个,健步走到堤脚下的一处麻将馆旁,用荆州地区一带口音的普通话向正在娱乐的老人们宣传起保健品来。该女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她手中的保健品如何如何好,能治什么病。讲了好一阵,在场的老人不为所动。该女士见此便换了招数,以攻心为上。声称自己也是农村人,就是钟祥旧口镇高集乡的,深知农村人的疾苦,人老了,各种病都来了,影响了生活质量。看人家城里人,七、八十岁的人还那么精神,生活得幸福快乐。我们农村人为什么不像城里人一样,把身体保养好,活得更快乐!我们下乡来,就是帮助各位老年朋友的,现发给大家几粒试试,看效果如何。无论女士怎么讲,娱乐的老人们就是不应声。一位在旁观牌的高个老汉忽地问女士,你说你是旧口高集人,说几句高集话我们听听,我那里有亲戚。面对老汉发问,女士沉默了一会,略显几分尴尬。老汉毕竟是老汉,给女士留了面子,没有追问下去。在旁驻足的我忍不住插言道:“你既然说你的保健品那么有效,何不给在场的老者(约20多人)一人发一盒,让人家服用后觉得你的产品确实好,他们准会找到你买的。不然,你就是将嘴皮子说破,也是没有用的。”“我只能象征性地发几粒,不可能每人发一盒,那代价太高了,我们公司耗不起。”女士答道。我说,你们的产品要想打开农村这个大市场,必须舍得投入。你不舍,哪有得呢?再说,你的产品是不是宣传的那样呢?农村人最讲实惠的。现在的宣传泛滥,电视、报刊、宣传单,铺天盖地都是,尤其是医药、保键品广告,虚假太多,许多农民朋友照上面讲的买了服用,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还有那些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等,把农民坑苦了。虽然是少数现象,却将社会的公信度降低了。最近发生的“瘦肉精”事件,前几年的“三聚氰胺奶粉”等食品事件,都震惊了全国。现在是信息时代,一旦有什么事情发生,老。。一下子全知道了,增强了防范意识。听了我的一番“阔论”,女士不为所动,依旧不厌其烦地讲她那一套,希望有成效。我从内心钦佩这位女士,深为她的敬业精神折服。此刻,一位老太太见我与那女士搭腔不止,便面带愠色地冲我说道:“你这个同志不与她搭话就是了!”老太太的话警示了我,一旦无人与女士搭话,她自己就觉得无意思了,会自行离开。这就印证了一句老话:沉默不语是最大的反抗!说心里话,我真希望该女士推销的保健品货真价实,也希望老。。能接受宣传厂家的产品,服用后健康长寿,生活质量更高!
            翻越汉;大堤,前行约200米便是塘港码头。昔日繁忙景象已不再现,连前几年从这里下船运往下游武汉等地的石膏石、磷矿石等也改行陆路了。唯一的便是河沙采运、销售(兼营黄沙)一体化的个体老板在此经营着这个古老码头。以往采铁砂的铁壳船在当地。。府的强化管制下,被迫停在河边,等待销毁。今年初,全省各级。。府下了决心,一定要严查、严办破坏河道的采铁沙者,确保汉;河道安全,避免大洪水时发生溃堤亡人的恶性大事件,那是要掉脑袋的,谁不怕?
            塘港段的;面较宽,;水静静的,碧绿碧绿,与两岸田野里盛开着的金黄色油菜花交相浑映。好一处桃园般境地,让人见之深爱。由于。。府规定了每年的四、五月间为禁捕鱼期,平时在;里忙碌的渔船不见了踪影。码头上建有几间新平房,是经营河沙的个体老板生活、休息用的。渡口也由下游200米处移到新房处。新房外的场地很宽敞,水泥铺成,上有遮阳挡雨的塑料棚。摆渡者、候渡者及闲玩者等聚集在此谈天说地,显得十分悠哉。沙老板的老母亲在此做饭料理家务,与三姨姐是邻居,我的到来彼此不觉陌生。谈及汉;水质,自然涉及到上游地方。。府措施得力,保护好了水质,我们中、下游。。府亦然,到入长;口,水质一直好,是沿岸上千万。。的生命之源。这在全国的水系中罕见。如淮河(长;的第二大支流,汉;为第一大支流),现在简直看不得、闻不得(央视和其它媒体先后多次报道),什么生物都绝了,连浇地都不行。东北的松花;次之。淮河污染最很的上游地段,为了发展经济,拼命发展小造纸、化工等行业(粗放型经济),下游亦仿效,形成了恶性循环。现虽在大力治理,但收效甚微。但愿汉;永保现状,乃子孙后代之福!
            塘港的村民挺关心国家大事和家乡建设。对***;提出的主。。理念——建设和谐社会,深表赞同。几千年来的农业税现在免了,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国家反哺农业,每亩农田按不同农作物予以一定的资金补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于马上开工建设的钟祥汉;二桥,在场的村民持欢迎态度,他们与外界的往来更便捷了。候船的一位农妇是河对岸柴湖镇东湖村人,是去荆门医院探望了病人返程的。说起农业、农村、农民,她谈到自家情况:一家种了十多亩旱地,几年来一直丰收,聊谈间脸上洋溢着喜色。她家主要种植花生、时令蔬菜等经济收入高的作物。我问她如何不种棉花、黄豆?她道出了原因:棉花生长周期太长,几乎为一年时间,太不合算,费工、费时、费神不讨好。黄豆产量低,一亩只产几百斤,也不合算。我问她家中病人怎么不在钟祥医院治疗,却跑到远处的荆门治疗?农妇答曰:荆门那边毕竟是地级市医院,各方面条件相应好一点。再说现在的农村合作医疗。。策好,可报销部分医疗费,决算城乡网络一体化了,方便快捷。关于相邻不远处的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模范典型——石牌镇的“彭墩村”,这里的村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模范毕竟是模范,人家那里有一帮能人坚持集体致富之路,村里有雄厚的积累资金,才可以将一家一户为单元的小农经济模式打破,进行社会化的大农业生产模式。我们也曾去看过那里的情况,人家确实搞得好,村民们居住的都是集中在一起的一排排小洋楼,上班工作都与城里的工人一样,四周的环境特别优美,像公园似的。我们塘港村,,也曾考虑过这么干,可村里没积累,你拿什么搞现代化大农业?村民的话客观反映了当下农村问题。
            塘港村是一个较大的自然村落,却仰仗着几百年来的积淀,仍保留着逢双日开市的X俗,与北面约十里外的陈家集对应,那儿逢单开市。从河港返回,我问紧挨集市旁的一理发店老板,怎么这里10点钟就收市了?老板谈了原因:现在的赶集远不如10年以前了,那时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在这里进行贸易活动(包括河对岸一带的村民),买卖双方将不太大的街面挤满了,过往的车辆只能按喇叭才能缓缓通过。现在交通发达了,许多农民家都有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大一点的买卖都到钟祥城和荆门城去进行。而且,各地稍大一点的自然村落都兴建了集贸市场。如河东岸的柴湖镇东湖村就建了一个影响较大的以花生为大宗的农副产品集贸市场,那里的村民基本不过河来此贸易了。现仅剩周边几个村的人,且都是小买卖。昔。。繁荣景象只是成了当地上了年岁人的一段美好回忆。那时的塘港因水运业繁荣而兴旺,像下游的石牌镇直所在地一样,素有“小汉口”之称,担负着冷水区、河东大柴湖区,乃至荆门县部分地区各类商品、物资的中转、贸易交往作用和水路乘客的上、下船。老塘港当年约有几百户人家,各业具备,后因种种缘故而渐衰。现在塘港,只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随着社会发展,城镇化的逐步推进,若干年后这个自然村落或许会自行消失,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古老陌生的地名而已。
            午餐很热闹,从中午11:30到下午2:00多结束,流水式的坐了几十席。我坐得那席除我以外都是本地人。其中有一位90岁的老太太,耳聪目明,精神挺好。席上的方块红烧肉,吃了一块又一块,其它菜亦然。这把年纪了,食欲还特好,难怪那样健康。同桌的一位中年妇女说她家的婆婆比吃红烧肉的老太太年纪更长,快100岁了,现在还能吃蚕豆,做家务活,食欲也好。在我身旁的另一席上,几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正在划拳喝酒。我观察了一下,都是大腹便便,典型的将;啤酒肚。看着他们无节制的狂饮暴食,我不免生出些许担忧,这种生活方式是在拿身体不当事。因我在医院工作,对当前人群中的“三高”症较清楚(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前说城市的人“三高”症多,可现在转向了。据权威资料显示:现在农村的高血压症患者明显高于城市患者。富裕后的农民生活方式到了该正视的时候了。
            塘港村的南邻便是闻名全国的“豆腐之乡”石牌镇所辖王龙村。这里田少人多,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在外长年经营自产自销的豆腐生意,收入不菲,多年来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家家建起小洋楼,仅今年春节从外地自驾车回家过年的小轿车就达几十辆。这无疑影响了田连田、界连界的塘港村民,他们积极效仿,大部分农户也富裕起来了,小洋楼住上了,有的也拥有了小汽车,存款一般都在几十万元以上。有的开始回家进行新的创业,如开办牲猪养殖场或在钟祥、荆门城中做其他生意,收入挺不错。这些信息是我午餐后与在此帮忙的督管先生闲谈得知的。这位督管先生谈的有一点很有针对性,他说现在的农户(指;汉平原地区),只要你家劳动力健康、勤快不懒惰,没有不致富的。
            农民虽然富裕起来了,但有些地方还存在缺憾,亟待改变。明显表现在卫生、教育、环保诸方面。就三姨姐家讲,小洋楼虽然气派,内部装修也适应潮流,洗澡用上了太阳能,可家中却没设置书柜。卫生间虽有自来水冲洗,可里面并不太卫生,白色带有暗花的瓷砖面上和便池表面呈黄色或黑色,墙角里放着的废纸篓装满废弃纸未倒掉,洗手池四周污垢点点,几条略呈乌黄的毛巾斜搭在专用支架上。卧室里显得有点零乱,衣服被子混在一起,没有收理,梳妆台上摆放无序。堂屋间虽摆放着新款的液晶电视机,可四周的沙发上、地柜上布满了灰尘,孩子的学X书本乱七八糟地堆放在沙发上。四面墙壁白白空空,无任何艺术品补壁点缀。塘港村有一所小学,以前较有名,后因各种原因生源少了,现加上幼儿生还不到100学生。许多家长将孩子送到较远的县城小学、侯集中心小学等师资力量相对强的地方求学,且都是住读,有的学生随打工家长在外地求学。
            我们一行是晚上7时离开塘港村的,此时夜幕已降临一会。因有了照明路灯,村落显得光彩多了。沿街各家传出的“哗啦哗啦”的搓洗麻将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我问送行的三姨姐,这里每晚都如此?她苦笑着说:“有什么可玩得,电视也没有什么好节目。就是有,但广告太多,还没看上一会,各种广告就来了,一广就是好几分钟,真扫兴。难比你们城里,有大广场可跳舞,有超市、夜市、商店可逛。”三姨姐的话道出了当前农村文化娱乐相对不足的现状。
            车,疾徐穿行在茫茫的夜色中。我盯望着一片朦朦的车窗外,陷入了今日一天的思忆中。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对农民进行现代化生产、生活观念的培养,文化品味的提高和精神层面的升华上,需要下大气力并不间断地抓,还要伴有良好环境的熏陶与潜移默化。这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不是“三年规划”、“五年指标”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帮助来完成,使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半小时后,租车驶进了繁闹的钟祥城区,我的思忆也就此结束。
            --------------------引自三楚网投稿系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电脑版|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石牌豆腐论坛 ( 粤ICP备14028104号-1 )

GMT+8, 2024-4-20 05:50 , Processed in 0.0312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